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關注孩子的畢生發展?

許多有識之士指出,目前國內兒童教育中很多問題的產生,根源在於教育方式和教育評價體系過於功利化。孩子的分數與獎狀,是大家都看得見、摸得著的,因而也往往成為父母評價孩子的直接指標與關注的焦點。所以,以犧牲孩子童年的天性來換得快速的成長,往往成為許多父母的選擇。然而比照漫長的人生,孩提時代僅僅是人生道路的一個小段,有遠見的父母,更應將目光放在孩子的畢生發展上。
畢生發展觀認為:個體發展是整個生命發展的過程。人的一生都處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中,從生命的孕育到生命的晚期,其中的任何一個時期都可能存在發展的起點和終點。因此,一生成長髮展中任何階段的經驗對發展均有重要的意義。
畢生發展觀認為發展並不簡單地意味著功能上的增加,生命歷程中任何時候的發展都是獲得與喪失、成長與衰退的整合,任何發展都是新適應能力的獲得,同時也包含已有能力的喪失,只是其得與失的強度與速率隨年齡的變化而有所不同。例如,嬰幼兒早期母語的快速掌握,是以對其它語言發音能力的快速下降為代價的;早期一味地學識字、計算,往往也會付出感知動作不夠協調、想像力匱乏的代價。成功發展就意味著同時達到最大的獲得和最小的喪失,相對於人生發展的其它階段,兒童期是獲得最大、喪失最小的階段,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對這一年齡的孩子來說,重要的是要針對他的心理發展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恰如其分的教育與指導。
心理學家埃裡克森(E.H.Erikson)認為個體在發展中逐漸形成的人格,是生物的、心理的和社會的三方面因素構成的統一體。在人格的發展過程中,要經歷順序不變、又相互聯繫的八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一個普遍的發展任務,這些任務都是由個體成熟與社會文化環境、社會期望間不斷產生的衝突或矛盾所規定的。在任何一個階段,如果個體解決了衝突,完成了該階段所要求的任務,就能形成積極的人格品質,相反則會形成消極的品質。個體就是這樣在不斷的解決衝突、克服心理社會危機、完成發展任務的過程中從一個階段向下一個階段過渡。
在本文中,我們主要分析從出生到小學階段兒童心理發展的特點。埃裡克森認為,孩子從嬰幼兒期到學前期,主要的發展任務是獲得信任感、培養自主感、形成主動感。嬰兒出生後就有種種生物性需求,要吃、要抱、要睡、要有人逗他等等,一旦這些需要得到滿足,就會產生對周圍的人及其世界的信任感。這種對人和環境的基本信任感是以後各階段發展的基礎。2、3歲以後,兒童的動作能力發展很快,必要的認知和語言能力也已具備,還多多少少形成了與父母、同伴社會交往的經驗,他開始喜歡獨立探索周圍世界,藐視外部世界的控制,顯示自己的力量。父母要給孩子一定的自由,並鼓勵他做力所能及的事,從中培養他的自主感,增強學習與活動的主動性。父母還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悟: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孩子的興趣與愛好又是什麼。
我們以彈琴與欣賞音樂為例,來說明早期教育的結果、過程取向對孩子發展的影響。很多時候,父母為孩子買了鋼琴,讓孩子從小練,通常希望看到練琴的結果。因此,孩子往往是為考級、加分而練,重演奏技能而輕音樂素養,會彈琴而不喜歡音樂,也談不上欣賞音樂,甚至出現了孩子「痛苦地」彈奏「歡樂頌」的尷尬場面,孩子對彈琴與音樂的厭煩不言而喻。假如換一種角度,著眼於孩子的音樂興趣與欣賞能力培養,父母會將注意力放在孩子學習彈琴的過程中,體驗彈琴時的良好親子交往,或可欣喜地發現,孩子通過學習彈琴,靈活了手指(直接導致開發大腦)、懂得了音樂語言、陶冶了性情,而這一切,是任何其它途徑都難以達到的,並將有益於孩子一生的成長。
到了學齡期,孩子的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勤奮感。兒童開始進入學校,意味著進入了真正意義上的社會。為了努力完成學習任務,也為了不落後於其他同學,兒童必須勤奮地學習。然而,每一個開始時都努力勤奮的學生,由於未必都達到了理想的學習成績,孩子的心態會發生截然不同的變化。
有那麼一些孩子,由於成績不甚理想,被一味看重分數的父母責罵聲所包圍,孩子在不斷受到挫折後感到自己對一切都無能為力,對自己越來越喪失了信心。這種心理狀態,心理學家稱之為習得性無助感。之所以特別強調「習得性」,是因為孩子身上的這種無能感不是先天形成的, 而是在後天的學習生活中逐漸產生的。如果一個人覺察到自己的行為不可能達到特定的目標,或不論多麼努力,也沒有成功的可能性時,就會產生一種無能為力或自暴自棄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一旦產生,就會對人的心理發展和行為產生很大影響,如認識上自我評價過低,情緒上過分敏感、脆弱,行為上消極被動、缺少動力等。
一味追求孩子分數的做法可以休矣。父母更應該關注的,是孩子的學習興趣是否高漲、能力是否得以提升、內在發展動力是否延續等等,因為只有這些品質,才是孩子未來成材的關鍵之所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