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鼓勵冒險精神練就獨立個性

吃東西有時也是一種有益遊戲

  小時候,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讓我們擁有了快樂的回憶。在餐桌上,洗澡時;家庭中,托幼園所;馬路邊,花園裡……你可以和寶寶一起做些有益身心健康的遊戲,既能增進感情,更會積極影響寶寶健康人格的構建。  
  
比如,讓寶寶自己動手吃些從未吃過的東西,完成從未完成的任務,就能令他們快樂無比。

  啃啃肉骨頭

  也許你會感到不可行,但事實上,將肉骨頭緊握手中,並不斷送入口中,不停地咀嚼、吮吸,這對孩子來說既是一個有趣的遊戲,更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有助於孩子牙齒與口腔的正常發育,並增強食慾,讓孩子體驗自己動手用餐的快樂。

  需要注意的是,剛開始時,可讓孩子啃一些長條的軟肋骨,小心骨頭碎片噎住孩子的喉嚨。

  自己敲開果殼

  不用擔心寶寶不會剝果殼,或害怕寶寶會弄痛小手。其實,孩子是非常喜歡自己動手的,在「自食其力」的過程中,他們獲得了特別的成長意義。敲開(剝開)果殼,既可增強孩子手腕、手指的力度,提高眼手協調能力及小肌肉動作的靈巧性,還有助於培養與他人分享的情感。

  快樂地塗塗畫畫

  孩子天生就喜歡塗塗畫畫。利用生活中經常能接觸到的事物和現象,如在有水汽的玻璃上,在爸爸的剃鬚泡沫裡,在戶外的沙土上塗塗畫畫,並變成有趣的點、圈、線等各種形狀,甚至在吃麵包塗果醬、色拉醬時,讓孩子看著不同顏色醬汁的流出,形成有趣的「畫面」,把孩子帶入一個絢麗多姿的「奇特世界」。

  遇事別太鑽「牛角尖」

  小明很小的時候就特別愛「鑽牛角尖」,做事小心翼翼、一絲不苟,以前家長覺得做事盡善盡美是應該的。但現在,他寫作業時也要求特別乾淨,如果有一點點不滿意,就會把整篇作業擦掉重新寫;跑步沒得第一不高興,考試如果得99分也要大哭一場。小明過分要求自己,不僅給自己帶來心理壓力,更讓家長操心:他這樣追求完美到底好不好?

  其實,小明已經很優秀,但是他自我設定的標準更高,因此會出現自卑,再加上多次沒有達到理想目標的挫折,他自然而然會出現強迫行為。如果不及時矯正,輕者學習效率下降,重者可能還會發展為完美主義人格障礙,以及憂鬱症、焦慮症等多種心理疾病。這樣的孩子有可能將來走兩個極端,也許會很成功,也可能很失敗。

  針對孩子凡事要求盡善盡美的表現,父母可從以下方面入手:

  改變家庭教育理念

  家長要鼓勵孩子看到進步,尤其是媽媽不應過於細緻或焦慮(如果家長有潔癖或焦慮症應先行治療),並適當給小孩一些自由的空間。

  孩子因為成績和評優悶悶不樂時,就說明他們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所以家長就不要再去責怪孩子,而是應該給他一些安慰。

  幫他樹立評價新標準

  父母除了幫孩子減壓,還要幫他們改掉原來那種完美的、苛刻的、傾向於十全十美的標準,樹立一種合理的、寬容的、注重自我肯定和鼓勵的標準。

  讓孩子學習多讚美自己,把過去成功的事例列在紙上,坦然愉悅地接受別人的讚揚並表示感謝。

  別拿自家孩子和人家比

  有些父母會當著孩子的面誇別人家的孩子好,無意間打擊了自己孩子的自信心。老話說得好:「人比人,氣死人」,何必非要拿自己孩子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比呢?家長在做比較之前,先想一想自己,是否願意和比自己強的人比呢?如果自己都比不過人家,又有什麼理由要求孩子比人家好呢?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