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孩子自有一套

有一位父親,他從媒體上看到一篇薑文談女兒的文章。文章中薑文說,有一次帶女兒出去玩,回來的路上他突然心血來潮假裝迷路了。薑文萬分高興和沒想到的是,他的女兒竟然會安慰他,說爸爸不要緊,你不要著急。薑文很得意的告訴記者,一個三歲的孩子會安慰人。

    這位父親發現自己的兒子也是三歲多,於是就想做一個測驗,看自己的兒子是否有人家大明星女兒那麼聰明。

有一天,他帶兒子從外面回來,快到家的時候,他突然想到薑文女兒那個故事。他想何不今天來試試,於是,就裝著很慌亂的樣子對兒子說:“不好了,兒子,爸爸迷路了,爸爸不知道怎麼走了。我們現在回不去了。怎麼辦?怎麼辦?”他一邊誇張地說,一邊斜著眼睛看他。

  讓他萬分失望的是,兒子一言不發,更別說安慰人了,他只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父親心裏在叫:“你說話呀!你說話呀!哪怕隨便說點什麼也好。”見兒子還沒反應,他只好再提示他。他轉過身去,說“那我去問路,我問誰呢?我問誰呢?”心想最少兒子也該幫他出出主意,實在不行,哪怕隨便說一句話讓自己下臺也行。

身後沒有聲音,父親知道兒子沒有跟過來,又趕快轉身過去。心想,智力不如人家大明星的女兒事小,萬一這當口被車撞了那可是事大。這時,令他萬分驚訝的是: 

三歲多的兒子叫了輛計程車!!

上車後,他告訴司機家裏的地址。出租司機很驚訝看著他說:“走路只要5分鐘,你要坐車幹什麼?”父親回答說:“今天就是走路只要1分鐘,我也要坐你的車。”司機一臉不解。

這位父親是一位心理學博士,他對此事最大的感慨就是:男女在社會性上的差異在三歲多的年齡就表現得如此淋漓盡致。而我的感覺則更複雜。

首先,除了性別差異,個體差異其實也很大,並不是所有的兒子、女兒都想上文中小主人公那樣表現,不知所措、哇哇大哭、抱怨爸爸沒有媽媽好的孩子,也一定大有人在。那麼,假如孩子的表現不如我們的意、不如別人的孩子“好”,我們又會是什麼感受和態度呢?

深受內向困擾的父母常常覺得孩子外向一點好,過於奔放的父母則常常喜歡孩子安靜內秀,喜歡文學的人覺得孩子最好對文字敏感,喜歡音樂的人則認為自己的孩子必須有音樂素養,理工出身的人認為應該從小培養孩子對科學的興趣,搞管理的人則容易看重孩子是否懂得察言觀色是否有心機……每個人都從自己的經歷中獲得了對世界的獨特理解,當他們有了孩子,就很自然的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期許孩子。有的時候,孩子恰好有父母期望的天分,自然皆大歡喜,可是,假如孩子的氣質和天分與父母的期許相違,我們會作何表現呢?

其次,我還經常看到,在對孩子的教養中-那些沒有民主意識的父母自不必說-那些“努力”尊重孩子的父母會給孩子選擇、徵詢孩子的想法,可是卻早“內定”了答案,如果孩子的選擇與內定的答案不相符,父母就耐心的“啟發、引導”,直到相符為止。一來二去之後,孩子漸漸明白了父母的心思,直接說出父母心中的答案。父母們很滿意,殊不知壓抑了孩子的本心。在一個不允許孩子說“不”的家庭,孩子說“是”毫無意義。

我認為對於父母來講,切忌假定自己是孩子的“領路人”,出於“為孩子好”的善良動機,來幫教、安排、管理自己的孩子,不願意聽到孩子說“不”,以為他們年齡太小,懂得太少,而且貪玩、懶惰,所以應該聽從大人的安排,努力達成父母的期望。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天生的強大生命力,這個生命力中包含孩子成長所需的一切。孩子生來就很圓滿,只有成人壓抑了他,使他迷失或者扭曲自我,他才會看起來充滿缺陷。

孩子靠自己也只有靠自己才能成長,父母懂多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自己的感受和體驗,因為這才是孩子必須處理和依靠的。父母需要做的是幫助孩子發揮自己的潛能,不是一味地把自己知道告訴孩子、把自己會的教給孩子、把自己的期望強加給孩子,不是從我們的角度來考慮孩子應該怎麼做,而是從孩子的角度考慮我們應該怎麼做。

無論是薑文的女兒,還是博士的兒子,還是你我的兒女,他們天生都是一棵神奇的“種子”,請相信這顆內在的“種子”吧,他會有自己的一套,如果外在的環境和條件適宜,我們會發現孩子的“那一套”雖不盡相同,卻是一樣的棒!
返回列表